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

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是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對組織(包括企業、個人、事業單位等)所建立的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進行審核調查,確認其建立的體系是否符合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標準的過程。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說的ISO認證,企業做的比較普遍的是我們常說的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認證、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這也是俗稱的“企業資質質量認證”。除了這些以外目標市場還有部分企業選擇做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A8000認證。
中文名
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
服務類別
Iso體系認證
服務宗旨
中證廈門iso體系認證,全國高效認證咨詢服務!
服務介紹
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只要您真心實意地將推行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作為提升公司管理業績的重要措施而不只是擺擺樣子,按照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周密的策劃,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終究能在你的公司里生根結果。

Iso體系認證簡介

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是為人們制訂國際標準達成一致意見提供一種機制。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的主要機構及運作規則都在一本名為ISO/IEC技術工作導則的文件中予以規定,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的技術結構在ISO是有800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它們各有一個主席和一個秘書處,秘書處是由各成員國分別擔任,承擔秘書國工作的成員團體有30個,各秘書處與位于日內瓦的ISO中央秘書處保持直接聯系。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與450個國際和區域的組織在標準方面有聯絡關系,特別與國際電信聯盟(ITU)有密切聯系。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在ISO/IEC系統之外的國際標準 機構共有28個。每個機構都在某一領域制訂一些國際標準,通常它們在聯合國控制之下。質量體系過程有效性和效率評審制訂的85%的國際標準,剩下的15%由這28個其他國際標準機構制訂。

Iso體系認證 iso體系認證

Iso體系認證 過程

Iso體系認證概述


一、管理評審的輸出是管理評審的正式結果,體現組織的較高管理者對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確保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決策。 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哪些信息: (1)資源的需求 (2)糾正措施 (3)與顧客要求有關的iso三體系認證的改進 (4)過程有效性的改進 (5)質量體系有效性的改進
二、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與以下方面有關的任何決定或措施: (1)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及其過程有效性的改進。由輸入信息中的績效現狀分析,必將發現差距,進而導致對組織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狀態提出改進的要求。 (2)與顧客要求有關的iso三體系認證的改進。包括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水平和交付能力的提高、成本(價格)的降低、顧客滿意程度的增強等。 (3)

lady娜丸子     發表于 2021-08-09 20:03:57

質量體系建立時應考慮:(1)針對特定iso三體系認證、項目或合同所需達到的質量目標以及所需建立的相應的質量管理過程和子過程,識別關鍵的過程和活動,對過程或涉及的活動規定的途徑;確定過程的輸入、輸出及活動,并對其做出相應的規定、評審、驗證、確認和形成iso三體系認證;(2)識別為實現質量目標所需建立的過程的資源配置、運作階段的劃分、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3)確定過程涉及的驗證和確認活動及驗收準則,對過程和iso三體系認證的關鍵或重要特性應安排測量和監控活動以及確定為過程和iso三體系認證的符合性提供證據的記錄;(4)對實現公司年度質量目標和階段或局部的質量目標進行定期評審的規定,重點評審過程和活動的改進;(5)根據評審結果尋找與質量目標的差距,確保持續改進,提高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6)質量策劃的結果(包括更改)應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如質量管理方案、質量計劃、控制計劃等。

南經     發表于 2021-11-15 20:48:23

管理評審報告(201
7.4月至201
7.11月)


一、評審時間:2017年12月18日下午13:30~16:30


二、評審主持:運營總監

評審出席:

質量部,工藝工程部,制造/設備部,采購部,供應鏈,人事部,認證老師部,EHS,


三、評審地點:會議室


四、評審內容及要求:

1)以往管理評審所采取措施的情況;(上一次改進項目結果)

2)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

3)下列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績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趨勢:

a)顧客滿意和有關相關方的反饋;

b)質量目標(包括維護目標的績效評審)的實現程度;c)過程績效以及iso三體系認證和服務的合格情況;

d)不合格及糾正措施;

e)監視和測量結果;

f)審核結果及內部審核方案有效性的評審。

g)外部供方的績效。

4)過程有效性的衡量;(和以上年度績效的比較)

5)過程效率的衡量;(OEE,質量成本,一次合格率等等)目標指標的申報

6)不良質量成本(內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

7)資源的充分性;

8)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共識別了23個過程,這些過程均都識別了風險和機遇,并制定了相應的控制措施,從目前來看其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9)過程評審活動的結果;

10)通過風險分析(如FMEA)識別的潛在使用現場失效標識;(未發生)

f.?

良人     發表于 2021-11-18 02:21:40

通過內部或外部評審過程來評估并按成熟比例來評價質量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和效率。

對于內部或外部評審需要朋友了解內/外審流程、內/外審策劃、內/外審準備、現場審核、不合格報告、審核報告、、糾正措施、質量體系分析,然后進入管理評審。

通過上述再逐一展開,那就知道質量體系運行是否有效率了。

國王510號     發表于 2021-12-02 22:21:17

經管評審計劃

策劃評審的時間|2018-1-16|

評審的地點|一樓會議室|

參加評審的人員|主持人:總經理 參加評審人員:經管者代表,各部門部長|

序號|過 程|過程類型|需準備資料|責任部門|

1|經管體系策劃|質量經管體系相關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質量體系的實施和維護的情況。質量經管體系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評價意見;|質量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內外審核的結果;|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資源的充分性;|質量體系的改進建議。(例如使用了新技術,社會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組織結構的重大變化等)|經管者代表|

應急響應和準備|SP03|風險和機遇識別與控制情況|過程績效的統計分析;|過程運行中資源的充分性;|改進的機會。|

經管評審|上一次經管評審會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過程績效的統計分析;|過程運行中資源的充分性;|過程中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改進的機會。|

2|報價/合同評審|COP02|包括市場分析情況; |報價,合同評審執行情況;|過程績效的統計分析;|過程運行中資源的充分性;|過程中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改進的機會。|銷售部|

交付過程|COP05|交付總體達成情況|過程績效的統計分析;|過程運行中資源的充分性;|過程中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改進的機會。|

售后及顧客的反饋|COP07|售后服務工作運行狀況;|

張南墨     發表于 2021-12-03 14:22:32

評審體系各過程的充分性主要從輸入是否全面、資源配置是否齊全、適宜、方法是否得當幾個方面進行;

評審體系各過程的有效性主要從:輸出的指標是否能滿足要求;

評審體系個過程的效率:主要看資源的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

湖南舞美師俗     發表于 2021-12-08 13:39:07

評審體系各過程的充分性主要從輸入是否全面、資源配置是否齊全、適宜、方法是否得當幾個方面進行;

評審體系各過程的有效性主要從:輸出的指標是否能滿足要求;

評審體系個過程的效率:主要看資源的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

韶音流光     發表于 2021-12-08 13:39:08


5.
1.1 過程績效Process efficiency

較高管理應評審產品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以確保它們的有效性和效率。

公司運作系統一般可包括管理、運營和支持三個過程,其中運營過程可包括產品開發和生產運作、物流等子過程,即條款所說是產品實現過程,其依據管理過程的目標和策劃在支持過程如采購財務等子過程的支持下完成從產品開發到生產交付的過程。

管理評審對這些過程的評估,可分解成幾方面,比如評估部門目標、項目指標的完成情況及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協調;體系審核、過程審核的問題及關閉情況;顧客滿意度及改進等等,以確保有效性和效率。

kangkey     發表于 2022-01-19 00:34:43

看到了,就簡單講一下,不套用官話術語,通俗語言,呵呵:


5.
1.1 過程效率Process efficiency

較高管理應評審產品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以確保它們的有效性和效率。

先解釋過程效率,

什么是過程?這個理解吧?一組由輸入準化成輸出的活動,標準里面有,比如制造過程、采購過程等;這些過程又由許多小過程組成,細分很多的,比如制造過程又分為一工序制造過程、二工序制造過程等,一工序過程還可以細分;tS就是由過程組成的,總體說是三大過程;

效率是什么?比如說,你制造一個杯子,目標是2小時、質量合格、成本10元,但是你制造出來也合格了,但是4個小時,成本上去了,賠本了!所以你必須的考慮效率問題!

“較高管理者”在這里并不代表是總經理或者一把手,因為上面也說了,過程可以細分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程,所以也可以是基層管理者;但是最后的評審者肯定是總經理;

評審還用解釋嗎?

“產品實現過程”可以簡單理解就是制造過程或者說與制造過程相關的過程;

“支持過程”,在這里最明顯的就是采購過程,或者說幫助產品實現的過程;

“有效性”,每個過程都有目標的,那么實現了這個目標,這個過程就是一部分有效的!當然,不要忘了過程的“效率”,不要賠本了!

這個條款可以納入到過程審核與內部審核中去,最后反饋到管理評審中;

管理評審,簡單講,總經理審核各部門長所管理的過程,是否實現目標,效率怎樣?保留記錄??此埔痪湓?,很簡單,一展開內容就很多了,一半句話很難說出來,但是這些都是TS全面鋪開了,最后匯總的結果,如果沒有推行那么就沒有可審的內容,只能作假的;要是作假的,也很簡單,多看條款內容,就那么幾項!

可愛不動了     發表于 2022-01-19 00:34:43

IATF16949標準:
5.
1.
1.2 過程有效性和效率最高管理者應該評審產品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以評價并改進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最高管理者評審活動的結果應該包括在管理評審( 見第
9.
3.
2.1條)。

說明: 評審過程確保有效性和效率的要求在ISO/TS16949:2009 部分
5.
1.1已經正式提出來了,基于調查反饋, IATF強化這個要求確保評審的結果包括在管理評審中。

現狀:這個要求雖然不是一個新要求,但實際上執行比較差,很多組織把這里的評審和管理評審混為一談,認為管理評審就是這里要求的評審。

建議各公司可以管理例會(如:月、季、年)的形式來評審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最高管理者評審產品實現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不是一個一次性活動,也不是管理評審取代的。過程評審應包括方法、結果及其改進。改進是評審的目的。最高管理者評審前過程負責人應該首先評審自己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評審分為月度、季度和年度層次可以是符合這個要求的方法,各層次的側重點和關注點不同,月度------是評審那些為產品實現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指標的當月的績效情況,季度關注的是-------趨勢和措施的有效性,年度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面評審,不僅限于產品實現過程,但月度和季度過程評審的評審結果包括改進的需求會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DouDou     發表于 2022-05-19 22:42:00

Iso體系認證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