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PAC會議PAC執行委員會會議、多邊承認協議管理委員會會議及各工作組會議于1997年1年15~17日在南非舉行,來自澳大利亞一新西蘭JAS-ANZ、日本JAB、中國CNACR和國際獨立認證咨詢組織IIOC的4名PAC執委,以及來自澳一新JAS-ANZ、日本JAB、中國CNACR、韓國KAB、馬來西亞DSM、菲律賓PSB、中國
臺北BCIQ和
香港HOKLAS的代表分別參加了PAC3個工作組的會議。????PAC的3個工作組與IAF3個工作組相對應。本次各工作組會議主要是研究IAF會議即將討論的相關會議
iso三體系認證,提出PAC的技術意見和建議。本次PAC執委會會議和多邊承認協議管理委員會會議重點研究PAC同行評審的組織準備以及與IAF協調實施的問題。??會議再次確認:PAC成員機構同時申請IAF和PAC同行評審,由IAF和PAC組成聯合評審組實施評審;PAC成員機構接受同行評審過程中,一次評審,分別出具IAF和PAC兩份評審報告,并由IAF多邊承認協議管理委員會和PAC多邊承認協議管理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最終決定這些認可機構同時加入IAF多邊承認協議和PAC多邊承認協議的資格。????(六)IAF國際同行評審組完成對中國CNACR的現場評審1997年4月26日至5月3日,IAF(國際認可論壇)/MLA(多邊承認協議)國際同行評審組按計劃對CNACR(中國質量體系
認證咨詢機構單位認可委員會)實施全面評審,取得了比較圓滿的結果。??同行評審組現場評審總體結論:(1)IAF評審組得到了CNACR較高管理者和職員的很好合作,CNACR向評審組提供了評審過程所需的全部iso三
體系認證和信息。??(2)CNACR的質量體系在質量手冊和支持性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中加以描述,滿足ISO/IEC指南61的要求。??CNACR的質量體系通過iso三體系認證得到了很好的規定,并具有可以驗證的運行記錄。(3)通過對CNACR兩個已獲認可機構的認可評審(年度監督)過程的驗證,表明CNACR評審員具有專業水準和能力。??(4)IAF評審組認為,CNACR已經按IS0/IEC指南61的要求實施了有效的質量體系。??(5)CNACR具有組織良好的認可制度和結構,能夠提供可靠、滿意、公正和獨立的認可服務。本次國際同行評審活動由IAF多邊承認協議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評審依據的條件是:ISO/IEC指南61《認證咨詢機構評審和認可的基本要求》(1996)、ISO/IEC指南62《質量體系認證咨詢機構基本要求》(1996)以及IAF的相應實施指南等有關質量體系認證咨詢和認可的最新國際準則。????開展國際同行評審,簽訂國際多邊承認協議,將有利于進一步實現有關單位質量體系認證咨詢證書取得廣泛國際承認的目標,從而對消除貿易技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