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管理體系中關鍵過程的認定
- 中文名
- 質量管理體系中關鍵過程的認定
簡介
iso體系認證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體系認證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GB/T50430建設工程施工管理體系認證

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體系認證
過程
概述
Dormiveglia 發表于 2021-09-26 16:18:56
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咨詢是第三方認證咨詢機構針對公司質量管理過程根據ISO9000的條款進行現場審核,觀察,員工訪談等多種形式來評分,認定符合要求后會頒發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證書,證書有效期3年,每年要進行一次監督審核。
幽幽 發表于 2021-10-09 17:42:29
A.我是豬我是豬 發表于 2021-11-14 17:11:47
Cassie Chin 發表于 2021-11-14 17:45:01
任何組織都需要管理。當管理與質量有關時,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
-
主要內容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書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符合性
欲有效開展質量管理,必須iso認證、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組織的較高管理者對依據ISO9001國際標準iso認證、建立、實施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決策負責,對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和提供適宜的資源負責;管理者代表和質量職能部門對形成文懺的促序的制定和實施、過程的建立和運行負直接責任。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惟一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iso認證和建立,應結合組織的質量目標、iso三體系認證類別、過程特點和實踐經驗。因此,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有不同的特點。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系統性
質量管理體系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組合體,包括:①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機構和明確的職責、權限及其協調的關系;②程序——規定到位的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和作業指導書,是過程運行和進行活動的依據;③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是通過其所需請過程的有效運行來實現的;④資源——必需、充分且適宜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料件、能源、技術和方法。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全面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應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滿足組織內部質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滿足組織與顧客的合同要求,還能滿足第二方認定、第三方認證咨詢和申報的要求。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預防性
質量管理體系應能采用適當的預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質量問題發生的能力。
質量管理體系應具有動態性
較高管理者定期批準進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定期進行管理評審,以改進質量管理體系;還要支持質量職能部門(含車間)采用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改進過程,從而完善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所需請過程及其活動應持續受控。
質量管理體系應最佳化
組織應綜合考慮利益、成本和風險,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使其最佳化。
這些網絡中都有相關的介紹!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圍繞顧客滿意這個話題,既確保顧客滿意,又要便利公司的各項管理工作!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四月 發表于 2021-11-15 00:41:39
CYJ/CX16-2004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修訂狀態:0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對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運行與活動的關鍵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用以確定和評價所策劃的目標、指標的實現程度及適用法規的遵循情況,實現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活動有關的各個過程。
3術語
3.1監測:對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產生影響或具有影響的關鍵特性進行定量分析的過程。
3.2監控:對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產生影響或具有影響的關鍵特性進行定性分析的過程。
3.3監督:對運行控制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的過程。
4職責
4.1公司安全科
4.
1.1負責本程序的編制、修改、監督實施和歸口管理;
4.
1.2組織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情況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對整體結果在年終進行匯總、分析、評價。
4.2工程項目黨支部
組織對環境績效進行監測,并對整體結果在年終進行匯總、分析、評價。
4.3質監科
組織對質量管理的綜合績效進行監測、監控、監督,并對其結果進行匯總及評價。
4.4體系管理辦公室
負責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并按《內部審核控制程序》組織每年度的內部體系審核,提出持續改進的措施及建議a)b.
5.
4.3
已注銷 發表于 2021-11-18 23:30:30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 主要是從組織所建立的iso三體系認證化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看,體系的建立是否考慮了組織的許許多多的條件:如行業的特點;組織規模的大??;人員的素質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iso三體系認證和過程的復雜性;過程的相互作用情況;顧客的特點;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等。有關的問題要是融入了iso三體系認證中,那么質量管理體系就恰到好處,能適應組織的內、外環境條件,iso三體系認證的可操作性強,體系運行規范有序。
二、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可以從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滿足了gb/t 19001-iso 9001標準的要求。通常在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時,應對每一個被評價的過程提出四個基本問題:
1、 過程是否已被識別并適當規定?
2、 職責是否已被分配?
3、 程序是否得到實施和保持?
4、 在實現所要求的結果方面,過程是否有效? 正如標準所示,質量管理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過程的網絡,由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過程所組成,這些過程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如果這當中某一過程沒有識別,也就是說過程的輸入、輸出,過程的控制方法或準則,或者過程的職責沒有明確,那么這個過程,這些活動就會成為質量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說質量管理體系存在不充分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不存在未被考慮的活動,無論是過程,子過程,微過程,都一一被識別,被管起來也就不存在不充分的問題了。
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從術語上可知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劃活動和達到策劃的結果。標準規定要按(
4.1)去策劃質量管理體系,也就是說組織根據質量方針和目標去建立、實施和保持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并由體系去確保方針和目標實現,當然為了實現組織的質量目標還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還需要較高管理者確保資源和提供相應得措施,才能實現方針和目標,因而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評價可以從如下六個方面去考慮:
1、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和實現情況;
2、 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工作環境滿足要求的能力;
3、 主要過程和關鍵活動達到和預期結果的情況;
4、 iso三體系認證與顧客、法律法規和預期用途要求的符合性和穩定性;
5、 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利用、持續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6、 內審、管理評審、糾正/預防措施等自我完善機制的有效性。 對質量管理體系“三性”的評價是不能割裂開來進行的,它們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進行評價時要綜合分析。
迷上了你? 發表于 2021-12-05 16:58:19
您好,PDCA持續優化和改進主要體現在 組織內堵環節。
PDCA循環在2000版的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中被充分和全面地運用。能否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于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含金量和效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圖示:PDCA循環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應用PDCA循環與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方法的關系過程方法是ISO9000標準八大質量管理原則之一,組織內諸過程的系統的應用,連同這些過程的識別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稱為“過程方法”。
PDCA持續優化和改進主要體現在哪個環節
您好,PDCA持續優化和改進主要體現在 組織內堵環節。
PDCA循環在2000版的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中被充分和全面地運用。能否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于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含金量和效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圖示:PDCA循環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應用PDCA循環與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方法的關系過程方法是ISO9000標準八大質量管理原則之一,組織內諸過程的系統的應用,連同這些過程的識別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稱為“過程方法”。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哦!
枯槁 發表于 2022-01-08 10:03:14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
主要是從組織所建立的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情況看,體系的建立是否考慮了組織的許許多多的條件:如行業的特點;組織規模的大??;人員的素質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產品和過程的復雜性;過程的相互作用情況;顧客的特點;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等。有關的問題要是融入了文件中,那么質量管理體系就恰到好處,能適應組織的內、外環境條件,文件的可操作性強,體系運行規范有序。
二、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
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可以從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滿足了GB/T 19001-ISO 9001標準的要求。通常在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時,應對每一個被評價的過程提出四個基本問題:
1、 過程是否已被識別并適當規定?
2、 職責是否已被分配?
3、 程序是否得到實施和保持?
4、 在實現所要求的結果方面,過程是否有效?
正如標準所示,質量管理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過程的網絡,由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過程所組成,這些過程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如果這當中某一過程沒有識別,也就是說過程的輸入、輸出,過程的控制方法或準則,或者過程的職責沒有明確,那么這個過程,這些活動就會成為質量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說質量管理體系存在不充分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不存在未被考慮的活動,無論是過程,子過程,微過程,都一一被識別,被管起來也就不存在不充分的問題了。
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從術語上可知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劃活動和達到策劃的結果。標準規定要按(
4.1)去策劃質量管理體系,也就是說組織根據質量方針和目標去建立、實施和保持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并由體系去確保方針和目標實現,當然為了實現組織的質量目標還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還需要最高管理者確保資源和提供相應得措施,才能實現方針和目標,因而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評價可以從如下六個方面去考慮:
1、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和實現情況;
2、 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工作環境滿足要求的能力;
3、 主要過程和關鍵活動達到和預期結果的情況;
4、 產品與顧客、法律法規和預期用途要求的符合性和穩定性;
5、 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利用、持續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6、 內審、管理評審、糾正/預防措施等自我完善機制的有效性。
蒔與 發表于 2022-03-21 23:08:55
生產管理中sip是產品檢驗的規范(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也叫檢驗指導書
檢驗指導書是具體規定檢驗操作要求的技術文件,其特點是技術性、專業性、可操作性很強,要求文字表述明確、準確,操作方法說明清楚、易于理解,過程簡便易行;其作用是使檢驗操作達到統
一、規范。
其目的是為重要產品及組成部分和關鍵作業過程的檢驗活動提供具體操作指導。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一種技術作業指導性文件,又可作為檢驗手冊中的技術性文件。
質量管理體系中非技術性指導類指什么
生產管理中sip是產品檢驗的規范(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也叫檢驗指導書
檢驗指導書是具體規定檢驗操作要求的技術文件,其特點是技術性、專業性、可操作性很強,要求文字表述明確、準確,操作方法說明清楚、易于理解,過程簡便易行;其作用是使檢驗操作達到統
一、規范。
其目的是為重要產品及組成部分和關鍵作業過程的檢驗活動提供具體操作指導。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一種技術作業指導性文件,又可作為檢驗手冊中的技術性文件。
不生氣 發表于 2022-03-22 21: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