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就是質量管理中的pdca循環,p指plan 計劃d指do 實施c指check 檢查a指action 采取行動。pdca循環又叫"戴明循環",簡稱"戴明環"。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于提高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含金量和效率十分重要。
一、pdca循環的內涵 is0
9001:2000標準0.2條款的"注"指出, pdca方法可適用于所有過程。其模式可簡述如下: p--策劃: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d--實施:實施過程; 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
iso三體系認證要求,對過程和iso三
體系認證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報告結果; 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1.pdca方法適用所有過程 pdca循環理論存在于所有領域,既包括人們的專業工作,也包括日常生活,它被人們持續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識或下意識地使用于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項活動。
2.pdca循環的主要步驟 ①分析和評價現狀,以識別改進的區域; ②確定改進的目標; ③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以實現這些目標; ④評價這些解決辦法并作出選擇; ⑤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⑥測量、驗證、分析和評價實施的結果,以確定這些目標已經實現; ⑦正式采納更改; ⑧必要時,對結果進行評審,以確定進一步改進的機會。 其中,①、②、③、④即p--策劃;⑤即 d--實施;⑥即c--檢查;⑦、⑧即a--處置。 以上所述,即為解決問題所必須遵從的一個過程、四個階段和八個步驟。
二、pdca循環的特點
1.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 策劃--實施--檢查--處置(改進)是使用資源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或一組活動的一個過程,必須形成閉環管理,四個階段缺一不可。那么,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是否只能分成八個步驟?筆者認為,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2.大環套小環 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見圖1。 圖1 大循環套小循環 在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中,每個階段都有自己小的pdca循環。比如,iso 9001:2000標準的管理職責(5)和資源管理(6)是pdca循環的p階段,iso三體系認證實現(7)是d階段,測量、分析(8)是c階段,改進(8)是a階段。而"改進"中的"糾正措施"則是該標準大的pdca循環中a階段的小pdca循環。 應當指出,pdca循環中的a是關鍵環節。若沒有此環節,已取得的成果無法鞏固(防止問題再發生),人們的質量意識可能沒有明顯提高,也提不出上一個pdca循環的遺留問題或新的質量問題。所以,應特別關注a階段。
3.循環前進,階梯上升(見圖2)。 圖2 持續改進 由圖2可見,若按照pdca循環前進,就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進行 pdca循環,便能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在質量
管理體系中,pdca循環是一個動態的循環,它可以在組織的每一個過程中層開,也可以在整個過程的系統中展開。它與iso三體系認證實現過程及質量管理體系其他過程的策劃、實施、控制和持續改進有密切的關系。
三、pdca循環的靈活運用 日本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池澤辰夫主張靈活運用pdca方法,可先從ca入手,然后再進入pdca循環,即先"檢查"、"處置"(改進)前一循環的實施含金量后,再進入"策劃"階段。池澤辰夫舉例說,在制定年度方針、目標及實施計劃方案時,應回顧上一年度方針、目標的實現情況,即對上年度的pdca循環含金量進行充分驗證后,再制定本年度的計劃。 筆者認為,池澤辰夫先生的說法是對 pdca循環認識上的深化。事實證明,毫無準備地進入策劃階段與檢查前一循環的實施含金量后再進入策劃階段,其含金量截然不同。所以,進行pdca循環時,尤其要注意ca環節,在此基礎上進行策劃,對提高策劃的水平和有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