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傲嬌
ISO 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中作出規定,必須要有的受控iso三體系認證如下:
質量手冊
六個程序iso三體系認證:iso三體系認證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內審管理程序 糾正措施管理程序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必須有的記錄:
5.6管理評審:應保持管理評審的記錄(見
4.
2.4)。
6.
2.2 能力、意識、和培訓: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見
4.
2.4)
7.1 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策劃:為實現過程及其iso三體系認證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見
4.
2.4)
7.
2.2 與iso三體系認證有關的要求的評審:評審結果及評審所引發的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3.2iso認證和開發輸入:應確定與iso三體系認證要求有關的輸入,并保持記錄(見
4.
2.4)
7.
3.4 iso認證和開發評審: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3.5 iso認證和開發驗證:驗證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3.6 iso認證和開發確認:確認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存(見
4.
2.4)。
7.
3.7 iso認證和開發更改的控制:更改的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4.1 采購過程
組織應根據供方按組織的要求提供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評價和選擇供方。應制定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
的準則。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發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5.2 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d)記錄的要求(見
4.
2.4);
7.
5.4 顧客財產:當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回發現不適當的情況時,應報告顧客,并保持記
錄(見
4.
2.4)。
7.
5.4 顧客財產
當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回發現不適當的情況時,應報告顧客,并保持記
錄(見
4.
2.4)。
7.6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組織應對該設備和任何受影響的iso三體系認證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驗證結果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8.
2.2 內部審核:應建立文化化程序以規定策劃和實施審核、建立記錄(見
4.
2.4)以及報告結果的職責和要求。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應保持不合格品的性質以及隨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記錄,包括所批準的讓步的記錄(見
4.
2.4)。
8.
5.2 糾正措施:e)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
8.
5.3 預防措施:d)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
以下為引用ISO 9001:2008標準中的iso三體系認證要求
4.2 iso三體系認證要求
4.
2.1 總則
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包括:
a)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b)質量手冊;
c)本標準所要求的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和記錄;
d)組織為確保其過程有效策劃、運作和控制所確定的必要iso三體系認證和記錄;
e)本標準所要求的質量記錄(見
4.
2.4)
注 1:本標準出現“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之處,即要求建立該程序,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并加以實施和保持。
注 2:一個單一iso三體系認證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的要求,一個iso三體系認證化程序的要求可被多于一個iso三體系認證覆蓋。
注 3: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多少與詳略程度取決于:
a) 組織的規模和活動的類型;
b)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
c) 人員的能力。
注 3:iso三體系認證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媒體。
陳央河
ISO
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中作出規定,必須要有的受控iso三體系認證如下:
質量手冊
六個程序iso三體系認證:iso三體系認證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內審管理程序
糾正措施管理程序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必須有的記錄:
5.6管理評審:應保持管理評審的記錄(見
4.
2.4)。
6.
2.2
能力、意識、和培訓: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見
4.
2.4)
7.1
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的策劃:為實現過程及其iso三體系認證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見
4.
2.4)
7.
2.2
與iso三體系認證有關的要求的評審:評審結果及評審所引發的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見
4.
2.4)。
7.
3.2iso認證和開發輸入:應確定與iso三體系認證要求有關的輸入,并保持記錄(見
4.
2.4)
7.
3.4
iso認證和開發評審: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3.5
iso認證和開發驗證:驗證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3.6
iso認證和開發確認:確認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存(見
4.
2.4)。
7.
3.7
iso認證和開發更改的控制:更改的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4.1
采購過程
組織應根據供方按組織的要求提供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評價和選擇供方。應制定選擇、評價和重新評價
的準則。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發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7.
5.2
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d)記錄的要求(見
4.
2.4);
7.
5.4
顧客財產:當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回發現不適當的情況時,應報告顧客,并保持記
錄(見
4.
2.4)。
7.
5.4
顧客財產
當顧客財產發生丟失、損壞回發現不適當的情況時,應報告顧客,并保持記
錄(見
4.
2.4)。
7.6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組織應對該設備和任何受影響的iso三體系認證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驗證結果的記錄應予以保持(見
4.
2.4)。
8.
2.2
內部審核:應建立文化化程序以規定策劃和實施審核、建立記錄(見
4.
2.4)以及報告結果的職責和要求。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應保持不合格品的性質以及隨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記錄,包括所批準的讓步的記錄(見
4.
2.4)。
8.
5.2
糾正措施:e)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
8.
5.3
預防措施:d)記錄所采取措施的結果(見
4.
2.4);
以下為引用ISO
9001:2008標準中的iso三體系認證要求
4.2
iso三體系認證要求
4.
2.1
總則
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包括:
a)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b)質量手冊;
c)本標準所要求的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和記錄;
d)組織為確保其過程有效策劃、運作和控制所確定的必要iso三體系認證和記錄;
e)本標準所要求的質量記錄(見
4.
2.4)
注
1:本標準出現“形成iso三體系認證的程序”之處,即要求建立該程序,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并加以實施和保持。
注
2:一個單一iso三體系認證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的要求,一個iso三體系認證化程序的要求可被多于一個iso三體系認證覆蓋。
注
3: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多少與詳略程度取決于:
a)
組織的規模和活動的類型;
b)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
c)
人員的能力。
注
3:iso三體系認證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