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18000-6介紹ISO/IEC18000-6《信息技術一針對物品管理的射頻識別(RFID)一第6部分:針對頻率為860-930MHz無接觸通信空氣接口參數》的閱讀器與應答器之間的物理接口、協議和命令以及防沖突判斷機制。Type A 協議的通訊機制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整個通訊中的數據信號定義為以下四種:“0”,“1”,“SOF”,和“EOF”。通訊中的數據信號的編碼和調制方法定義為:(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傳輸閱讀器發送的數據采用ASK(調制載波幅度)進行調制,調制深度是30%(誤差不超過3%);數據編碼采用脈沖寬度編碼(PIE)來編碼數據。即通過定義下降沿之間的不同寬度來表示不同數據信號。(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連接應答器通過反向散射給閱讀器來傳輸信息;數據編碼采用FMO編碼,數據速率是40kbps。(3) 防沖突采用時隙ALOHA算法。Type B協議和Type A協議在很多領域都是相似的:(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采用的調制方式也是ASK,而調制深度為30.5%或者100%;編碼方式為FM0。(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采用反向散射的方式將調制的信息回傳給閱讀器,調制方式為ASK;編碼方式為FM0。(3) 防沖突采用自適應二進制樹算法。關于ISO/IEC18000-6TypeA 和Type B 協議的指令幀格式及狀態轉換本文不做討論。ISO/IEC18000-6 TypeC介紹本文主要討論的系統是基于ISO/IEC18000-6TypeC 協議下的,Type C 協議的通訊機制也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下面將就射頻通訊格式、指令幀格式、狀態圖、防沖突機制和指令集及其分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討論。ISO 18000-6標準采用物理層( Signaling) 和標簽標識層兩層分層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物理層主要涉及到RFID頻率、數據編碼方式、調制格式、RF 包絡形狀及數據速率等問題; 標簽標識層主要處理閱讀器讀寫標簽的各種指令。標簽標識層物理層( Signaling)電子標簽從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中獲取能量,閱讀器通過調制發送的載波給標簽發送信息,并且給標簽發送無調制的載波并通過接收標簽的后向散射獲取標簽返回的信息。由此可見,閱讀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半雙工的,標簽在后向散射的時候不獲取閱讀器的指令。由于是短距無線通信,為了使得標簽解調的方便,閱讀器到標簽之間的通信方式主要是幅度調制,而電子標鑒的后向散射是通過調制閱讀器的無調制載波來返回信息,主要的調制方式是幅度調制或者是相位調制。射頻通訊格式(1) 數字調制方法簡介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很多信道都不能直接傳送基帶信號,必須用基帶信號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載波的這些參量隨基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由于正弦信號形式簡單,便于產生及接收,大多數數字通信系統中都采用正弦信號作為載波,即正弦載波調制。數字調制技術是用載波信號的某些離散狀態來表示所傳送的信息,在接收端也只要對載波信號的離散調制參量進行檢測。數字調制信號,在二進制時有振幅鍵控(ASK)、移頻鍵控(FSK)和移相鍵控(PSK)三種基本信號形式。(2) 讀寫器到射頻卡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DSB-ASK、SSB-ASK或PR-ASK調制方式進行通信。 ② 基帶編碼格式ISO/IEC 1 8000-6C協議的基帶數據發送采用PIE編碼格式。Tari為詢問機對對標簽發信的基準時間間隔,是數據-0的持續時間。高位值代表所發送的CW,低位值代表減弱的CW。所有參數的公差應為+/-1%。(3) 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反向散射調制(Back SCatter Modulation)。從傳統意義的定義上來說,無源的電子標簽(Tag)并不能稱為發射機。這樣,整個系統只存在一個發射機,卻完成了雙向的數據通信。反向散射調制技術是指無源RFID電子標簽將數據發送回讀寫器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根據要發送的數據的不同,通過控制電子標簽的周線阻抗,使得反射的載波幅度產生微小變化,這樣反射的回波的幅度就攜帶了所需傳送的數據。這和ASK調制有些類似??刂齐娮訕撕炛芫€阻抗的方法有多種,都是基于一種稱為“阻抗開關”的方法,即通過數據變化來控制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那么這些數據就能夠從標簽傳輸到讀寫器。另外反向散射調制之所以可以實現的一個條件是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基于“一問一答”,閱讀器先發言的方式,這種通信方式為:只有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標簽才做出響應,另外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仍然發送載波,反向負載調制正是對該載波信號進行調制。② 基帶編碼格式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過程中基帶編碼采用FM0編碼或者Miller副載波調制, FM0編碼又叫雙相間隔碼編碼(Bi-phase space),是在一個位窗內采用電平變化來表示邏輯,如果電平從位窗的起始處翻轉則表示邏輯‘1’;如果電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處翻轉,還在位窗的中間翻轉則表示為邏輯‘0’。
ISO/IEC18000-6介紹ISO/IEC18000-6《信息技術一針對物品管理的射頻識別(RFID)一第6部分:針對頻率為860-930MHz無接觸通信空氣接口參數》的閱讀器與應答器之間的物理接口、協議和命令以及防沖突判斷機制。Type A 協議的通訊機制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整個通訊中的數據信號定義為以下四種:“0”,“1”,“SOF”,和“EOF”。通訊中的數據信號的編碼和調制方法定義為:(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傳輸閱讀器發送的數據采用ASK(調制載波幅度)進行調制,調制深度是30%(誤差不超過3%);數據編碼采用脈沖寬度編碼(PIE)來編碼數據。即通過定義下降沿之間的不同寬度來表示不同數據信號。(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連接應答器通過反向散射給閱讀器來傳輸信息;數據編碼采用FMO編碼,數據速率是40kbps。(3) 防沖突采用時隙ALOHA算法。Type B協議和Type A協議在很多領域都是相似的:(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采用的調制方式也是ASK,而調制深度為30.5%或者100%;編碼方式為FM0。(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采用反向散射的方式將調制的信息回傳給閱讀器,調制方式為ASK;編碼方式為FM0。(3) 防沖突采用自適應二進制樹算法。關于ISO/IEC18000-6TypeA 和Type B 協議的指令幀格式及狀態轉換本文不做討論。ISO/IEC18000-6 TypeC介紹本文主要討論的系統是基于ISO/IEC18000-6TypeC 協議下的,Type C 協議的通訊機制也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下面將就射頻通訊格式、指令幀格式、狀態圖、防沖突機制和指令集及其分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討論。ISO 18000-6標準采用物理層( Signaling) 和標簽標識層兩層分層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物理層主要涉及到RFID頻率、數據編碼方式、調制格式、RF 包絡形狀及數據速率等問題; 標簽標識層主要處理閱讀器讀寫標簽的各種指令。標簽標識層物理層( Signaling)電子標簽從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中獲取能量,閱讀器通過調制發送的載波給標簽發送信息,并且給標簽發送無調制的載波并通過接收標簽的后向散射獲取標簽返回的信息。由此可見,閱讀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半雙工的,標簽在后向散射的時候不獲取閱讀器的指令。由于是短距無線通信,為了使得標簽解調的方便,閱讀器到標簽之間的通信方式主要是幅度調制,而電子標鑒的后向散射是通過調制閱讀器的無調制載波來返回信息,主要的調制方式是幅度調制或者是相位調制。射頻通訊格式(1) 數字調制方法簡介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很多信道都不能直接傳送基帶信號,必須用基帶信號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載波的這些參量隨基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由于正弦信號形式簡單,便于產生及接收,大多數數字通信系統中都采用正弦信號作為載波,即正弦載波調制。數字調制技術是用載波信號的某些離散狀態來表示所傳送的信息,在接收端也只要對載波信號的離散調制參量進行檢測。數字調制信號,在二進制時有振幅鍵控(ASK)、移頻鍵控(FSK)和移相鍵控(PSK)三種基本信號形式。(2) 讀寫器到射頻卡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DSB-ASK、SSB-ASK或PR-ASK調制方式進行通信。 ② 基帶編碼格式ISO/IEC 1 8000-6C協議的基帶數據發送采用PIE編碼格式。Tari為詢問機對對標簽發信的基準時間間隔,是數據-0的持續時間。高位值代表所發送的CW,低位值代表減弱的CW。所有參數的公差應為+/-1%。(3) 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反向散射調制(Back Scatter Modulation)。從傳統意義的定義上來說,無源的電子標簽(Tag)并不能稱為發射機。這樣,整個系統只存在一個發射機,卻完成了雙向的數據通信。反向散射調制技術是指無源RFID電子標簽將數據發送回讀寫器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根據要發送的數據的不同,通過控制電子標簽的周線阻抗,使得反射的載波幅度產生微小變化,這樣反射的回波的幅度就攜帶了所需傳送的數據。這和ASK調制有些類似??刂齐娮訕撕炛芫€阻抗的方法有多種,都是基于一種稱為“阻抗開關”的方法,即通過數據變化來控制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那么這些數據就能夠從標簽傳輸到讀寫器。另外反向散射調制之所以可以實現的一個條件是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基于“一問一答”,閱讀器先發言的方式,這種通信方式為:只有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標簽才做出響應,另外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仍然發送載波,反向負載調制正是對該載波信號進行調制。② 基帶編碼格式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過程中基帶編碼采用FM0編碼或者Miller副載波調制, FM0編碼又叫雙相間隔碼編碼(Bi-phase space),是在一個位窗內采用電平變化來表示邏輯,如果電平從位窗的起始處翻轉則表示邏輯‘1’;如果電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處翻轉,還在位窗的中間翻轉則表示為邏輯‘0’。
ISO/IEC18000-6介紹ISO/IEC18000-6《信息技術一針對物品管理的射頻識別(RFID)一第6部分:針對頻率為860-930MHz無接觸通信空氣接口參數》的閱讀器與應答器之間的物理接口、協議和命令以及防沖突判斷機制。Type A 協議的通訊機制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整個通訊中的數據信號定義為以下四種:“0”,“1”,“SOF”,和“EOF”。通訊中的數據信號的編碼和調制方法定義為:(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傳輸閱讀器發送的數據采用ASK(調制載波幅度)進行調制,調制深度是30%(誤差不超過3%);數據編碼采用脈沖寬度編碼(PIE)來編碼數據。即通過定義下降沿之間的不同寬度來表示不同數據信號。(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連接應答器通過反向散射給閱讀器來傳輸信息;數據編碼采用FMO編碼,數據速率是40kbps。(3) 防沖突采用時隙ALOHA算法。Type B協議和Type A協議在很多領域都是相似的:(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采用的調制方式也是ASK,而調制深度為30.5%或者100%;編碼方式為FM0。(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采用反向散射的方式將調制的信息回傳給閱讀器,調制方式為ASK;編碼方式為FM0。(3) 防沖突采用自適應二進制樹算法。關于ISO/IEC18000-6TypeA 和Type B 協議的指令幀格式及狀態轉換本文不做討論。ISO/IEC18000-6 TypeC介紹本文主要討論的系統是基于ISO/IEC18000-6TypeC 協議下的,Type C 協議的通訊機制也是基于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于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下面將就射頻通訊格式、指令幀格式、狀態圖、防沖突機制和指令集及其分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討論。ISO 18000-6標準采用物理層( Signaling) 和標簽標識層兩層分層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物理層主要涉及到RFID頻率、數據編碼方式、調制格式、RF 包絡形狀及數據速率等問題; 標簽標識層主要處理閱讀器讀寫標簽的各種指令。標簽標識層物理層( Signaling)電子標簽從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中獲取能量,閱讀器通過調制發送的載波給標簽發送信息,并且給標簽發送無調制的載波并通過接收標簽的后向散射獲取標簽返回的信息。由此可見,閱讀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半雙工的,標簽在后向散射的時候不獲取閱讀器的指令。由于是短距無線通信,為了使得標簽解調的方便,閱讀器到標簽之間的通信方式主要是幅度調制,而電子標鑒的后向散射是通過調制閱讀器的無調制載波來返回信息,主要的調制方式是幅度調制或者是相位調制。射頻通訊格式(1) 數字調制方法簡介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很多信道都不能直接傳送基帶信號,必須用基帶信號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載波的這些參量隨基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由于正弦信號形式簡單,便于產生及接收,大多數數字通信系統中都采用正弦信號作為載波,即正弦載波調制。數字調制技術是用載波信號的某些離散狀態來表示所傳送的信息,在接收端也只要對載波信號的離散調制參量進行檢測。數字調制信號,在二進制時有振幅鍵控(ASK)、移頻鍵控(FSK)和移相鍵控(PSK)三種基本信號形式。(2) 讀寫器到射頻卡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DSB-ASK、SSB-ASK或PR-ASK調制方式進行通信。② 基帶編碼格式ISO/IEC 1 8000-6C協議的基帶數據發送采用PIE編碼格式。Tari為詢問機對對標簽發信的基準時間間隔,是數據-0的持續時間。高位值代表所發送的CW,低位值代表減弱的CW。所有參數的公差應為+/-1%。(3) 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① 射頻載波調制射頻載波調制采用反向散射調制(Back Scatter Molation)。從傳統意義的定義上來說,無源的電子標簽(Tag)并不能稱為發射機。這樣,整個系統只存在一個發射機,卻完成了雙向的數據通信。反向散射調制技術是指無源RFID電子標簽將數據發送回讀寫器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根據要發送的數據的不同,通過控制電子標簽的天線阻抗,使得反射的載波幅度產生微小變化,這樣反射的回波的幅度就攜帶了所需傳送的數據。這和ASK調制有些類似??刂齐娮訕撕炋炀€阻抗的方法有多種,都是基于一種稱為“阻抗開關”的方法,即通過數據變化來控制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那么這些數據就能夠從標簽傳輸到讀寫器。另外反向散射調制之所以可以實現的一個條件是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基于“一問一答”,閱讀器先發言的方式,這種通信方式為:只有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標簽才做出響應,另外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后仍然發送載波,反向負載調制正是對該載波信號進行調制。② 基帶編碼格式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過程中基帶編碼采用FM0編碼或者Miller副載波調制, FM0編碼又叫雙相間隔碼編碼(Bi-phase space),是在一個位窗內采用電平變化來表示邏輯,如果電平從位窗的起始處翻轉則表示邏輯‘1’;如果電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處翻轉,還在位窗的中間翻轉則表示為邏輯‘0’。
ISO標準是指由『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制訂的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一個由單位標準化機構組成的世界范圍的聯合會,現有140個成員國。根據該組織章程,每一個單位只能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標準化團體作為其成員,原單位質量技術監督局以CSBTS名義國參加ISO活動。
ISO是什么"ISO"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簡稱。"ISO"的總部設于瑞士日內瓦。??"ISO"設立的目的在于推動與制定國際性標準,以作為各國與企業遵循的依據。ISO的標準"ISO"已頒布了10,000多項iso三體系認證與技術標準。??ISO9000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所頒布的編號以9為主的一系列質量管理標準。??任何標準需經過75%會員的同意,方得由ISO頒布。頒布后的標準,原則上每五至七年會修訂一次。標準并非強制性要求,但若各國單位認為有必要,可以用法令的形式規定企業需遵循哪些標準。同樣,任何機構也可強制要求其會員或供應商依標準作業。????何謂ISO9000?ISO9000是被全球認可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9001:2008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融合現代管理學最新的理念精華,推出的最新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更加適用于各種類型、各種行業的組織。??ISO9001:2008為組織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的方法,以體系化模式來管理組織的質量活動,并將"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到標準的每一元素中去,使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可持續地符合顧客的期望,從而擁有持續滿意的顧客。????獲得ISO9001證書是一種被認可的標志,有了這張證書,組織無須向特定的顧客證明自己的質量管理能力。而且,其規則是一種國際性的語言。ISO9001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已越來越被全世界各類組織所接受,取得ISO9001認證咨詢證書已經成為進入市場和贏得客戶信任的基本條件。????質量管理基本原則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是建立于下列八個質量管理原則之上:
1、顧客為關注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系統的管理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8、與供方互利關系ISO9001:2008基于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模式ISO9001:2008采用了P(策劃)-D(實施)-C(檢查)-A(改進)的過程管理模式,提高了與環境管理體系等其它標準的兼容性,為建立其它管理體系提供了基礎和條件。????ISO9001的效益
1、推行國際標準化管理,完成管理上的國際接軌
2、提高市場競爭力,以高品質的iso三體系認證或服務來迎接國際市場的挑戰
3、提升組織形象,持續地滿足顧客要求,提高顧客忠誠度
4、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內部消耗,激勵員工士氣
5、規范各部門職責,變定性的人制為定量的法制,提高效率
6、采取目標式管理,明確各部門的質量目標,規范工作流程
7、通過全員參與的過程,幫助組織的中高層人員理順管理思路
8、改善觀念,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意識,提高個人工作質量
9、通過貫徹"基于事實的決策"思想,提高組織的新iso三體系認證開發成功率。????。
國際標準化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ISO一來源于希臘語“ISOS”,即“EQUAL”——平等之意。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工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團體若對某技術委員會確定的項目感興趣,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的工作。與ISO保持聯系的各國際組織(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參加有關工作。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電工技術標準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關系。
由來
國際標準化活動最早開始于電子領域,于1906年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標準化機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其他技術領域的工作原先有成立于1926年的單位標準化協會的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zing Associations,簡稱ISA)承擔,重點在于機械工程方面。ISA的工作由于二次大戰在1942年終止。1946年,來自25個單位的代表在倫敦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其目的是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和工業標準的統一。于是,ISO這一新組織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ISO于1951年發布了第一個標準——工業長度測量用標準參考溫度。
許多人注意到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全名與縮寫之間存在差異,為什么不是“IOS”呢?其實,“ISO”并不是首字母縮寫,而是一個詞,它來源于希臘語,意為“相等”,現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綴的詞,諸如“isometric”(意為“尺寸相等”)、“isonomy”(意為“法律平等”)。從“相等”到“標準”,內涵上的聯系使“ISO”成為組織的iso認證流程建議。
如今ISO是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由91個成員國和173個學術委員會組成。其成員由來自世界上117個單位和地區的單位標準化團體組成,代表中國參加ISO的單位機構是中國單位技術監督局(CSBTS)。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有密切的聯系。中國參加IEC的單位機構也是單位技術監督局。ISO和IEC作為一個整體擔負著制訂全球協商一致的國際標準的任務,ISO和IEC都是非單位機構,它們制訂的標準實質上是自愿性的,這就意味著這些標準必須是優秀的標準,它們會給工業和服務業帶來收益,所以他們自覺使用這些標準。ISO和IEC不是聯合國機構,但他們與聯合國的許多專門機構保持技術聯絡關系。ISO和IEC有約1000個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各會員國以單位為單位參加這些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的活動。ISO和 IEC還有約3000個工作組,ISO、IEC每年制訂和修訂1000個國際標準。
標準的內容涉及廣泛,從基礎的緊固件、軸承各種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其技術領域涉及信息技術、交通運輸、農業、保健和環境等。每個工作機構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該計劃列出需要制訂的標準項目(試驗方法、術語、規格、性能要求等)。
ISO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制訂國際標準達成一致意見提供一種機制。其主要機構及運作規則都在一本名為ISO/IEC技術工作導則的iso三體系認證中予以規定,其技術機構在ISO是有800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它們各有一個主席和一個秘書處,秘書處是由各成員國分別擔任,目前承擔秘書國工作的成員團體有30個,各秘書處與位于日內瓦的ISO中央秘書處保持直接聯系。通過這些工作機構,ISO已經發布了9200個國際標準,如ISO公制螺紋、ISO的A4紙張尺寸、ISO的集裝箱系列(目前世界上95%的海運集裝箱都符合ISO標準)、ISO的膠片速度代碼、ISO的開放系統互聯(OS2) 系列(廣泛用于信息技術領域)和有名的ISO9000質量管理系列標準。
此外,ISO還與450個國際和區域的組織在標準方面有聯絡關系,特別與國際電信聯盟(ITU)有密切聯系。在ISO/IEC系統之外的國際標準機構共有28個。每個機構都在某一領域制訂一些國際標準,通常它們在聯合國控制之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ISO/IEC 制訂的85%的國際標準,剩下的15%由這28個其他國際標準機構制訂。
基本知識
“ISO9001”與“GB/T19001”的區別及來源嗎?
ISO9001指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引進過程中,將國際標準轉換為單位標準,轉換方式有等同采用和等效采用兩種,在我國是采用等同采用的方式采用該標準的,就是說沒有作任何改動的引用此標準。為便于識別在引用國際標準上我們加了“10000”,故引用后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正確寫法為:ISO9001:2008 idt GB/T19001-2008。其中idt表示等同采用的意思,GB/T代表單位推薦標準的意思。
GB/T19000族標準包括那些標準嗎? 它包括:
a)GB/T19000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
b)GB/T19001 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
c)GB/T19004 質量管理體系 績效改進指南
d)GB/T19011 質量和(或)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
“PDCA” PDCA是由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先生所創立,故又稱“戴明環”,其提出做每項活動均要進行從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的一個環節。
達到不斷提升管理績效,不斷持續改進的目的。
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八項管理原則" 原則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原則二:領導作用;
原則三:全員參與;
原則四:過程方法;
原則五:管理的系統方法;
原則六:持續改進;
原則七: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原則八: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ISO 14000與ISO 9000標準的區別
</B>ISO 14000與ISO 9000系列標準兩者都是管理性標準,共同遵守一般的管理體系原則。
ISO 14000部分內容直接采用了ISO 9000標準的內容,一些管理模式和認證咨詢程序大致相同。但是環境標準與質量標準不同,它具有以下特點:
1、ISO 14000側重于活動、iso三體系認證、服務的環境影響;而ISO 9000則側重于iso三體系認證的iso認證、開發、生產、檢驗、使用和服務過程中的質量要求。
2、由于ISO 14000涉及整個環境的影響,因此,它不僅要考慮顧客的需要,還要考慮更廣泛的多方面的利益;而ISO 9000的涉及面是企業內部所有員工,它注重的是“質量、現場、成本、效益”這一求實意識。
3、ISO 14000適用于各種規模的企業,對中小型企業規范行為更加重要;ISO 9000同樣適用于各種規模的企業。
4、ISO 14000采用iso三體系認證生命周期的方法,同指導企業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實施環境標準,這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降低成本;ISO 9000強調對統計技術的動作,它要求企業選擇適合的統計方法,認真加以使用,并驗證使用的含金量。
5、ISO 14000重點在于營造良好的環境;ISO 9000注重質量記錄。
6、ISO 14000雖不是強制性標準,但可用于對內對外的認證咨詢、申報等。
從上可以看出ISO 14000與ISO 9000在形式和內容上有很多差異,是兩套相互獨立運行的標準體系,不可相互替代。
ISO標準是指由『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制訂的標準。
ISO的前身是國際標準化協會(ISA),ISA成立于1926年(1926年美、英、加等七國標準化機構第三次代表聯席會議決定成立國際標準化協會,并于1928年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迫使ISA停止工作。戰爭結束后,大環境為工業恢復提供了條件,于是1946年10月,來自25個單位標準化機構的領導人在倫敦聚會,討論成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問題,并把這個新組織稱為ISO,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簡稱。會議一致通過了ISO章程和議事規則。1947年2月23日ISO開始正式運行,ISO的中央辦事機構設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國既是發起國又是首批成員國。
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一個由單位標準化機構組成的世界范圍的聯合會,現有140個成員國。根據該組織章程,每一個單位只能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標準化團體作為其成員,原單位質量技術監督局以CSBTS名義國參加ISO活動。 [編輯本段]
1、ISO的宗旨 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展,以利于國際物資交流和互助,并擴大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其主要任務是:制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工作,與其他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 [編輯本段]
2、ISO的組織機構 ISO的組織機構包括:ISO全體大會、主要專員、成員團體、通信成員、捐助成員、政策發展委員會、合格評定委員會(CASCO)、消費者政策委員會(COPOLCO)、發展中單位事務委員會(DEVCO)、特別咨詢小組、技術管理局、技術委員會TC、理事會、中央秘書處等。ISO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
ISO的組織機構分為非常設機構和常設機構。ISO的較高權力機構是ISO全體大會(General Assembly),是ISO的非常設機構。1994年以前,全體大會每3年召開一次。全體大會召開時,所有ISO團體成員、通信成員、與ISO有聯絡關系的國際組織均派代表與會,每個成員有3個正式代表的席位,多于3位以上的代表以觀察員的身份與會;全體大會的規模大約200~260人。大會的主要議程包括年度報告中涉及的有關項目的活動情況、ISO的戰略計劃以及財政情況等。ISO中央秘書處承擔全體大會、全體大會設立的4個政策制定委員會、理事會、技術管理局和通用標準化原理委員會的秘書處的工作。自1994年開始根據ISO新章程,ISO全體大會改為一年一次。
ISO的主要專員有5位,他們是:ISO主席(President);ISO副主席(政策)(Vice President,Policy),ISO副主席(技術)(Vice President,Technical Management);ISO司庫(Treasurer);ISO秘書長(Secretary-General),所有主要專員由理事會任命,享有終身任期;ISO秘書長負責主持ISO的日常工作。
ISO標準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縮寫,即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是由多國聯合組成的非單位性國際標準化機構。到目前為止,ISO有正式成員國120多個,我國是其中之一。每一個成員國均有一個國際標準化機構與ISO相對應。國際標準化組織1946年成立于瑞士日內瓦,負責制定在世界范圍內通用的國際標準,以推進國際貿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強國際間經濟合作。 ISO的技術工作是通過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簡稱TC)來進行的。根據工作需要,每個技術委員會可以設若干分委員會(SC),TC和SC下面還可設立
您好如果在公司iso三體系認證中分類指四大類 1質量手冊,里面包含公司組織機構、部門職責等內容,這些可根據公司實際編寫。
2.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匯編,這個里面需要詳細分為幾小類,如iso三體系認證控制程序、記錄控制程序、人力資源管理程序、設施和工作環境管理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實現管理控制程序、內部審核程序等,這些都是有模版的,按照實際情況就可以編寫。
3.三級iso三體系認證匯編,這個里面同樣是詳細分為幾個小類,如iso三體系認證編號規定、檔案管理辦法、外來iso三體系認證管理辦法、各部門職責、質量目標分解指標、崗位任職要求、設施管理辦法、工作環境管理辦法、售后服務手冊、倉庫管理制度等都可以放進里面,同樣,也有模板,按照實際情況編寫就可以。
4.一些指導書或者是操作手冊匯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縮寫代號,也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國際標準代號。如ISO9001,ISO14001即為該組織頒布的順序號為9001和14001的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單位性的國際組織,也是規模最大的國際標準化團體,其成員包括110個單位和地區,設有2600多個技術組織。中國是ISO的成員國并且是ISO的發起國之一。 ISO 的宗旨是要在世界上促進標準化及其活動的發展,以便于國際iso體系證書交換和服務,并發展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中的合作。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東京回
1、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文簡稱,成立于1946年,總部:瑞士日內瓦,主要工作:制定各類國際標準,為非單位的國際科技組織。
2、 所謂的ISO標準,是指以ISO名義發布的系列標準。
3、ISO9001標準是ISO發布的標準之一,旨在通過該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證明企業有穩定的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iso三體系認證的能力,通過有效應用體系,包括體系的持續改進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與適用法律法規要求來增加強客戶滿意度;
1、 所謂的企業ISO標準,是按照ISO系列標準建立的品質管理體系,旨在通過該標準體系的建立證明企業有穩定的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產品的能力,通過有效應用體系,包括體系的持續改進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與適用法律法規要求來增加強客戶滿意度;
2、 ISO是國際標準組織的英文簡稱,成立于1946年,總部:瑞士日內瓦,主要工作:制定各類國際標準,為一非政府的國際科技組織,旨在發展國際標準,促進標準在全球的一致性,促進國際貿易與科學技術的合作;
3、 ISO標準由TC(技術委員會)制定,ISO有200多個TC,2200多個分TC;
4、 ISO的姐妹組織:IEC,兩者間的區別為:IEC較偏重于電氣與電子工業方面的標準制定,而ISO主要為非電氣性產品的各項標準制定;
5、 質量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ISO9000系列,由TC176(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制定,起源于美軍質量保證標準MIL-Q-9858,一般5-6年為一修訂周期,目前最新版為ISO9000-2008版,第一版為1986-1987年制定;第二版1994年,第三版2000年;
首先就應該保證申請組織擁有獨立的證明文件,其中包含組織機構代碼證或者是已經年檢的營業執照。另外還有許可證以及資質證書的復印件。生產工藝的流程圖以及工作原理圖。申請認證產品的一些基礎信息,比如質量報告,用途信息,產量信息,還有技術信息等等。產品標準清單,還有產品標準清單的法律法規。
2022-02-17 10:56:31
申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主要是為了有效強調持續性的改進,要求組織創建明確的職責,運作規范化的管理體系。通過合理并且有效的方案,能夠達到環境指標,有效實現環境的方針,同時也可以給予支持。環境管理體系所涉及到的要素包含計劃,活動組織,機構,程序以及職責等等,會分成4個部分以及十七大要素。
2022-02-18 17:02:16
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主要是通過專業性的評估以及符合相應法規的鑒定,能夠有效尋找出在目前產品,活動工作環境里面的危險源。針對一些不容許出現的風險或者是危險,來有效制定合適的控制計劃執行控制的計劃,定期檢查評估職業安全的計劃或者是規定。另外還需要有效創建包含一系列因素的管理體系,其中包含職責信息,溝通應急準備組織結構以及響應要素等等,能夠持續性改進職業的健康安全。
2022-02-18 17:41:25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體系認證是面向機構的服務管理標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提供建立實施監控以及改進的服務管理體系模型。這是當前在金融機構,高科技產業,還有電信機構不可以缺少的一個重要機制。這也讓所有的it管理者會擁有著參考的框架,能夠達到管理it服務的效果,可以通過認證的方式來表達。其實這一次的認證會通過4個完全不一樣的方面來有效介紹準備的階段,事實上這4個部分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認證過程中所不可以缺少的,但是因為組織的架構和管理的基礎有所區別,所以可能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2022-02-18 18:12:00
溝通是有效保證任何一個食品聯步驟的食品安全危害可以有效得到控制和確認。其中會包含食品中上游以及食品中下游之間的溝通。作為有效的食品安全體系,是有效建立架構化的管理體系,具有著運作以及改進的效果。同時還能夠有效達到危害控制的作用,在目前的食品行業早已得到廣泛的認可,可以有效用來確定所選擇的策略,能夠有效通過前期要求來進行聯合的控制。
2022-02-21 10:18:54
在經過年檢過的資質證書,企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是否齊全,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因為會形成受控的文件,并且進入到運行改進的階段。體系的階段就能夠自行的完成,也可以找到一些專業的機構去協助。體系的文件,其中也會包含三大體系的手冊,其中會包含各種操作指南,記錄文件,還有規章制度,盡量要選擇一些專業的機構。
2022-02-22 09:58:04
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主要適合于目前的醫療器械開發生產安裝以及相應的服務設計,在目前的標準定義中,無論是單獨性的使用又或者是組合使用,都必須要符合相應的條件。主要適合于疾病的診斷,疾病的預防,疾病的監護。損傷的診斷,損傷的監護或者損傷的治療,同樣也是解剖生理過程的研究以及調整。
2022-02-22 10:14:17
申請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體系認證,就可以有效獲得質量保證的標志,能夠有效幫助企業第一時間獲得顧客的信任,最終就可以擁有著比較廣闊的市場空間。當企業在市場上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時,就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效果,這也是不容錯過的。
2022-02-22 10:30:46
從目前認證的公司現狀來分析,大部分都會涉及到保險,電信數據處理中心,以及銀行等行業。在頒發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時,機構必須要獲得國家的認可,如此才具有審核證書頒發證書的權利。
2022-03-03 10:10:52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生產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對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經營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
2022-05-11 11:09:13